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案例——一个自卑畏怯的孩子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三阳镇小学 曹尚玲

一、案例描述

我们班有位10岁的女同学叫夏雨(化名),她的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成绩中等,性格内向,在人面前非常腼腆,上课从不主动发言。当老师提问时她总是低头回答,声音也很小;下课后也总喜欢独自坐在座位上发呆,不愿跟同学玩耍,越来越被班里的同学边缘化。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夏雨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她的心理发展不健康。我多次把她叫到办公室进行单独交流,发现这个孩子不是单纯的内向腼腆,而是存在自卑畏怯的心理问题。

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是个体对自己能力与品质做出偏低评价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人格的缺陷,也是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对于这种心理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心理障碍和平时自己的生活环境及家庭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是自信心不足造成的。过度自卑的人,总是把自己看得过于低贱,从而显得特别懦弱,他们好像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的价值,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激烈竞争,也缺乏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夏雨总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她畏畏缩缩,缺乏自信心,这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失望等负面情绪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自卑也让她心理变得十分敏感脆弱,即使她在某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总觉得自己与别人有很大的差距。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心理存在。从主观上说,自卑心理是在后天由于自我评价不当而逐渐形成的。从客观上来讲,自卑心理是因为个人的某些缺陷或遭遇失败造成的。一个孩子如果被自卑畏怯心理所笼罩,其身心发展及交往能力会受到严重的束缚,严重的会让他丧失进取精神和学习动力。

2.家庭因素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利的家庭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自从发现夏雨存在自卑怯懦的心理后,我多次跟***妈交流,希望能找出问题的症结。从***妈口中得知,由于丈夫好吃懒做,除喜欢喝酒打牌以外,还喜欢喝醉酒后打人,她和夏雨都被前夫暴打过。目前,前夫在外地打工,她和孩子交流见面机会也不多,家里爷爷脾气不好,孩子一犯错就会斥责,谩骂孩子,邻村的大孩子们也经常欺负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夏雨,变得越来越自卑胆怯,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暴力和缺少温情的单亲家庭来说,更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畏怯的心理,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家长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引导,还有来自同伴的嘲笑与欺负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诱发自卑畏怯心理。

3.学校因素

教育不仅仅是为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一环。但作为农村小学,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局限,为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老师以分数论英雄的考核标准,更容易对优等生产生偏爱,对中下等生忽视,关注度不够,长此以往会让这些学生产生失落感,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越来越不自信,从而滋生自卑心理。另外在班集体的活动中,缺乏主动型的人,也越来越被边缘化,这是受到儿童认识能力的限制。长此以往,被边缘化的人会离这个群体越来越远,形成恶性循环,更加加重自己的自卑畏怯心理。

三、辅导方法

为帮助夏雨克服自卑畏怯,树立自信,我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辅导。

1.改变认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就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夏雨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失望等负面情绪影响,这是她对事物的认知问题造成的。作为班主任,我主动帮她分析产生这些不合理情绪或自卑感的原因,并进行赏识教育:从她身上寻找优点进行肯定和鼓励,对她身上存在的缺点引导她正确看待,在遇到挫折时指引她向前看,化挑战为动力,加大交友范围,从而帮助她建立自信。

2.感受师爱

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能是对赞赏的渴求。”对于自我效能偏低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要过多地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习,而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并予以鼓励,使学生在我们的鼓励中不断前进。因而在课堂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夏雨的感受,用热情的眼神引导她参与课堂提问,用鼓励的话语帮助她参加班集体活动,在生活中给予她更多的关心照顾,在课间休息也会与她亲切交流,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无处不在。

3.体验成功

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后,就是自尊需要的满足感。人,都有被他人尊重,被他人承认,获得成功体验的需要。很多自我效能感偏低的学生很少有成功体验机会。给他们体验的机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班上,我特意给夏雨安排了小组长的职务,让她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监管纪律。一段时间以后,同学们反映她非常有责任心,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在每周的例行班会上,我也会优先让她发言,对于集体的活动,也会让她参与策划主持,她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和她一起玩。

4.家校合作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夏雨的自卑畏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因此,我把她的家长请来,详细分析了夏雨在校表现情况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提供表现机会,进行适当的肯定与表扬,让孩子克服自卑畏怯的心理,重塑自信。在学校,要转变教师思想,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及情绪调适等。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既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又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还加强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四、评估反思

通过一个学期的心理辅导后,夏雨的自信心明显提高了,上课不仅能积极举手发言,下课也会主动和老师交流,与同学玩耍。现在,她有一群知心的朋友,互相帮助学习,成绩也飞速提高。家长也反映她不再孤僻内向,变得阳光自信,还能主动帮忙做家务。

从这个案例中我受到启发: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很多,但关键是我们要向问题学生倾注更多的爱,教育学生就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李艺敏.孔克勤.社会比较视野下的自卑观.河南大学学报.2011.01.

李艺敏.孔克勤.国内自卑研究综述.心理研究.2010.3(6).21-28.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下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黄曼娜.小学生自卑感的特点及其克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40-44.

图片提供者:邓勇兵 审稿者:余寿军编辑者:赵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