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体育局、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妇联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对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和动员。《意见》明确,到2025年,中小学校体育艺术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大课间”活动全面普及。到2027年,全面构建起“人人都参与、班班有队伍、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校校有成效、层层抓落实”的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推进机制,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下降,文体活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增强意志品质、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据了解,这是我省出台的首个专门加强中小学生文体活动文件,在全国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指导性。

  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艺术课时,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2小时试点

  《意见》明确,构建人人参与的文体活动体系。要开齐开足上好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艺术课时;适当加大体育课学生运动强度;帮助学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和1-2项艺术特长。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2小时试点;普及开展“大课间”,每次活动时长在30分钟以上;小学、初中课后服务要多开展文体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要开设1节体育类课后服务。要不断拓展校外活动。各地体育、文化旅游、团委、妇联等单位积极因地制宜举办面向青少年的公益性文体活动;在小学三至六年级推行“无作业日”,适度减轻初高中学生作业量,为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文体活动提供更多时间保障。

  此外,要经常组织群体活动。以“我运动我健康,我歌唱我快乐”为主题,每个月要组织一次全校文体活动;每个中小学结合自身条件选择1到2项文化艺术和体育运动项目作为重点普及项目;鼓励学校与周边街道(乡镇)、社区(村)联办文体活动。要大力推进校园足球及“三大球”联赛。鼓励各中小学建立“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班级、年级和校级代表队;构建“三大球”四级联赛(学校或学区、县市区、市州、省)体系,打造“校BA”等品牌赛事。

  逐步提高中考体育成绩权重到2027年全省普遍达到8%以上

  《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文体活动评价激励机制。要完善对地区和学校的评价激励。将文体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地区教育工作水平和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视力监测结果公示制度,每个学生检测结果及时告知家长,各地教育部门每年发布当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基本情况。

  要改进对教师的评价激励。将学生文体活动开展情况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体育美育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保证体育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优化体育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体育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要突出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将学生参与文体活动情况和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优评先同等条件时优先考虑;参加“三好学生”评选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须达到良好及以上。此外,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逐步提高中考体育成绩权重,到2027年全省普遍达到8%以上。

  支持经费 配强师资,全面改善文体活动开展条件

  《意见》还从全面改善文体活动开展条件和保障文体活动安全有序可持续两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在全面改善文体活动开展条件方面,《意见》明确,要加强经费支持。各级财政教育专项资金、各类群众文体活动相关项目和资金要向中小学文体活动倾斜;中小学校要在公用经费中统筹安排文体活动费用。配齐配强师资。中小学教师要全员参与组织学生文体活动;体育美育教师不足的地区要通过教师招聘、转岗培训等方式加快补足;要加强体育美育教师培训;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人士走进学校等。保障场地器材。学校文体活动场馆在课后及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充分利用当地体育馆、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剧院、图书馆等文体活动场所开展中小学生文体活动。

  在保障文体活动安全有序可持续方面,《意见》要求,我省各级相关部门要建立工作机制、稳步有序实施。此外,将文体活动开展、体育艺术课程开齐开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情况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建立体育艺术课程、大课间活动“飞行检查”机制,对检查情况进行公开。引导家长及社会各界重视学校文体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良好氛围。

  解读《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

  近日,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湘教发〔2024〕35号),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制定《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

  文体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中小学生文体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普及度不够。部分地区和学校存在重少数轻多数、重竞技轻普及、重应试轻养成倾向,活动开展不充分,学生参与不广泛;二是育人作用发挥不明显,整体效果欠佳。存在部分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心理抗压能力较差、审美素养不高、社交能力不强的情况。

  为着力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文体活动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文体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湖南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省文旅厅、省体育局、团省委、省妇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该《意见》是我省出台的首个专门加强中小学生文体活动的文件,是我省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时代性、全局性、开创性,将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青少年“快乐读书,健康成长”。据了解,以省域为单位整体推进中小学生文体活动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次。

  二、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有哪些特点?

  全员文体活动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注重全员性,即让所有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坚持普及性,不追求将人人都培养成“运动员”“艺术家”,以普及基本体育运动技能和文艺爱好兴趣为主;三是提倡群体性,鼓励各地各校开展多人同时参与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四是追求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乐趣,激发参加活动的动力,同时舒缓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五是保持开放性,学校文体活动应多向社会开放,鼓励家校社协同参与,加强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营造支持中小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的良好氛围。

  为确保《意见》落地见效,省教育厅将每学年印发方案,组织开展系列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2024-2025学年,计划以“我运动我健康,我歌唱我快乐”为主题,开展阳光运动会、魅力“大课间”、校园文艺节、艺术大展演、校长喊你来运动、活力文体社团等6项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较好地体现了上述五个特点。

  三、如何确保全体学生经常性参与文体活动?

  一是开齐课程。深化体育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和1-2项艺术特长,培养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二是健全体系。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囊括各种项目的群体性文体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三是加强激励。对文体活动参与积极、表现优秀以及在文体活动中获奖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优评先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评选。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逐步提高中考体育成绩权重。拓宽体育艺术专长学生升学渠道。四是保障时间。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2小时试点,普及开展“大课间”,在课后服务中多开展文体活动。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在小学三至六年级推行“无作业日”,适度减轻初高中学生作业量。

  四、组织开展全员文体活动对师资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当前我省中小学校体育美育教师能满足需要吗?

  近年来,通过实施《湖南省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我省中小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配备已有很大改善,大多数能够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要,组织指导开展全员文体活动有基本的专业力量保障。但开展全员文体活动,不仅仅是体育美育专任教师的事,一方面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必须参与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文体活动,特别要发挥好班主任、其他兼有文体爱好的教师指导作用,体育美育教师不足的地区要通过教师招聘、转岗培训等方式加快补充,同时加强体育美育教师在学区内、校际间的交流、轮岗、流动。另一方面整合其他资源和力量。落实兼职体育美育教师管理办法、教练员岗位设置等政策,引导高校积极安排文体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到中小学开展实习,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人士走进学校,依法依规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符合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发挥本校体育艺术特长生的作用,充实学校文体活动组织指导力量。

  五、如何拓宽体育艺术专长学生升学渠道,加强大、中、小学贯通培养?

  《意见》将指导各地按照现有的招生政策和权限,逐步优化招生录取办法,稳步有序推进招生改革,畅通体育艺术专长学生升学渠道,同时保障招生秩序稳定和公平公正。主要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统筹,支持市州统筹布局,积极发展体育艺术特色高中,将本地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指标向体育艺术特色高中倾斜。二是成建制流动,鼓励各地研究出台“三大球”专长学生在升学录取时跨学区合理流动政策,允许小学生在县域内、初中生在市域内随校队成建制流动。三是开展试点,在部分足球、篮球、排球特色高中试点组建试点班,允许高中试点校在省域内招收具有足球、篮球、排球运动专长的学生。四是加强大学层次足球运动专业建设,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扩大足球人才培养规模,大力培养足球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竞赛管理、经纪人等专业复合型人才。鼓励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等相关专业招生指标向足球方向倾斜。

  六、《意见》为什么提出2027年中考体育成绩权重要达到8%以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育课占总课时的10%至11%。因此,根据体育课在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的比重,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到2027年全省普遍要达到8%以上的目标,旨在发挥体育中考“风向标”作用,促进各地各校进一步重视体育,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当前我省各地体育中考成绩占中考总分的比重从4.1%到9.6%不等,其中衡阳、岳阳、娄底等3个市州已达到或超过8%,部分市州仍有差距,但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省教育厅将在今年制定印发全省体育中考总体方案,科学设计体育中考测试项目、测试方式和评分标准,兼顾整体的一致性和个体的差异性,避免“应试化”“一刀切”,并坚持考试评价阳光公正,加强纪律监督。

  七、《意见》提出到2027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要达到55%以上,这一目标是如何设定的?

  近年来,全省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逐步提高。据202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统计,我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约47%。《健康中国行动》明确,203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要达到60%。因此,我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到2027年将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高8个百分点,即达到55%以上,为实现2030年达到60%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当前全省已有部分市州接近这一目标,部分市州虽然还有一定差距,但提升空间较大,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有望将全省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到55%以上。